華陰老腔
“八百里秦川,千萬里江山,鄉情唱不盡,故事說不完,扯開了嗓子,華陰老腔要一聲喊....”自老腔藝人登上央視春晚舞臺后,陜西人的剛直、豪邁、大氣、凜然的形象隨著華陰老腔一聲吼深入人心。這些民間藝人扯著嗓子,敲擊著板凳,用自己加工制作的樂器,演繹出了磅礴大氣、剛正不阿的氣魄。許多人說要了解陜西人的性格聽一首老腔就心中有數了。
將傳統文化與時代結合,是老腔在發展中開辟的新路徑,華陰老腔被稱作中國最古老的搖滾樂,一條木板凳,一塊棗木板,敲擊起來的力量感與擔任主唱的張喜民老先生根起于黃土的粗狂嗓音,還有月琴、板胡、大鑼等古老民族樂器的激情協奏。與當今流行的西方搖滾樂組合碰撞,巧妙融合,更符合當今受眾對于音樂的偏好,老腔一聲吼,吼出了古與今的厚重韻味,吼出了中與外的別樣風情。
隨著文旅融合,華陰作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傳統文化積淀深厚,民間文化資源豐富,成為一種重要的文旅元素,在“非遺文化直播周”“華山智巔,棋妙未來”“最美村官頒獎盛典”等各大活動中都少不了老腔暖場。《華陰老腔一聲吼》《還世界一點顏色》《關中古歌》等等唱段中,老腔藝人將華山這一元素融入其中,它形成、發展于華山腳下,通過唱作又向世人傳遞了華山的靈韻、華山的魂魄。于是人們紛紛慕名而來,想在華山之巔聽一曲老腔韻,領略一次華山魂。
老腔舞臺在華山腳下搭建,“一人唱,眾人幫合”,舞臺上吼得慷慨激昂,觀眾感嘆,聽起來頗有關西大漢詠唱大江東去之慨。華陰老腔將陜西華陰的地域風格,華山的雄偉壯闊,黃河的洶涌奔騰、關中人的粗獷剛直都能準確地吼出來。如今,經過王振中、張喜民、黨文華幾代老腔傳承人和傳播者對老腔的整合和創新,華陰老腔有了更大的舞臺,老藝術家們先后代表陜西參加全國性藝術大賽,獲國家級金獎三項、省級一等獎十多項。應邀在全國二十多個城市和大專院校演出。并先后赴美國、法國、臺灣、香港等地演出。多次應邀赴中央電視臺、上海東方衛視等媒體單位錄制節目。在全國引起轟動,被媒體譽為華陰的名片、渭南的符號、陜西的亮點,吸引著更多的游客來此一探究竟。
華陰老腔不僅僅是歌曲,它還是關中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一種標志性很強的符號。華陰老腔通過唱腔、詞曲、服裝風格多方位展示了關中地區豐富的人文自然資源和風土人情。